近年来,福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始终坚定文化自信,聚焦审判执行中心工作,大力加强文化作品创作,着力推动政治文化、精神文化、审判文化、学识文化、行为文化、廉政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物质文化建设,新时代福建法院文化建设全面深入推进,取得丰硕成果。
今天,文化建设专栏推介福鼎市人民法院“薪火相传”主题展区。
福鼎法院于年开始筹划“薪火相传”主题展区,现已全部建设完成。该展区主要由院史陈列室、追寻岁月痕迹长廊、闽东法律之光长廊三部分组成,旨在从积淀深厚的闽东历史中获取新时代法官秉公断案的有益启示,从福鼎法院六十余年风雨浮沉中,追寻先辈法律之光,泛传一代“正义之薪”。
展区具体有哪些亮点呢?
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
↓↓↓
01
院史陈列室
以灰、黄为主色调,古朴与现代感并存,彰显新旧时光交替之感。入口处悬挂的是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剪纸图,奠定司法为民的整体基调。正厅由浮雕形象墙、獬豸与鼎故事绘图、序言组成,既融合了獬豸精神与鼎文化,又展现了福鼎法院六十余年风雨历程与新时代昂扬向上的风貌。正厅吊顶选取福鼎地图轮廓,寓意法律需深植于脚下的土地。穿过正厅为主展区,由福鼎、赓续、嬗递、匠心、先引、齐志、荣誉、跋尾组成,浓缩了福鼎法院发展历史轨迹,图文并茂、实物传情。
02
追寻岁月痕迹长廊
该长廊由判决书写历史与追寻岁月痕迹两部分组成。判决书写历史展示了从未独立设置人民法院至如今的福鼎法院期间8篇裁判文书,以不同时期的庭审现场为背景,不同时期法院印章力透纸背,彰显着相同的公平正义精神信念。追寻岁月痕迹部分选择了年至年期间,与国家重大法制事件同频共振的福鼎法院20件大事记,在回望历史痕迹的同时,激励干警担起新时代职责使命,接续前行。
03
闽东法律之光长廊
该长廊位于半开放式的当事人通道。从闽东地域文化出发,选取了蔡高、陈桷、朱腾芬等18位灿若星辰的闽东法律人物,提炼总结他们断狱平讼事迹,引导审判人员深入思考对新时代法官案件审判的有益启发,传承发扬闽东法律之光。
再来看看
对于展区建设
福鼎法院人又做了哪些探索?
1
组建专门团队,多措整合资料
成立法院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成立文化建设团队,形成分工与协作有机结合的团队运作模式。制定《“薪火相传”主题展区任务分解方案》,明确素材收集、文字撰写、设计制作、沟通协调等工作职责和任务完成时限等。主动对接宣传部门、档案馆等,借阅地方志等书籍,请教相关研究人员,实地走访闽东法律人物故居并采访其后人。全方位查阅福鼎法院档案资料,采访已退休干警并记录访谈内容,厘清福鼎法院发展脉络。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合、妥善保存珍贵历史资料。
2
动员全院力量,征集创意物品
坚持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方针,向干警发送《捐赠旧物倡议书》,鼓励其捐赠自有的法院旧物。对捐赠的旧物进行整理分类,并制作捐赠清单,列明捐赠人员、物品名称、数量等,同时在捐赠物品上标注捐赠者姓名,现大部分展示于院史陈列室“嬗递”版块。
3
融合地域特色,创新文化亮点
“薪火相传”主题展区从整体地域视角到特定领域方向,立体式地将闽东特色地域文化融入展区内容中。院史陈列室以福鼎展区为起点,全面展示福鼎风土人情,所设位置与“赓续”版块的历任院长及主要事迹相互对应,准确定位基层法院司法为民一线阵地的功能角色,让法律植根于脚下的土地,展现了司法护航发展的重要意义。闽东法律之光长廊将闽东法律人物独特的断案智慧贯穿始终,并收集干警读后所感,将蕴藏于故事中的启发意义进行展示共享。印刻于每幅展板上的法院文化标志,由一鼎一豸一圆组成,突显“鼎力争先”的福鼎精神,运用浓厚地方文化色彩表达了具有共通性的公平正义法院精神。
“干货满满”的展区
也收获了“满满”的荣誉!
“薪火相传”主题展区,充分运用“公信福鼎”官方